FISH探針的製備

日期:2025-10-21 13:57
瀏覽次數:412
摘要: 熒光原位雜交(FISH)探針的製備 實驗原理 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始於傳統的細胞遺傳學和DNA技術的結合,這種結合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——分子細胞遺傳學。其基礎是Southern blot原理,以半抗原如生物素、地高辛間接標記或以熒光素直接標記的已知核酸分子為探針,探針和靶序列雙鏈DNA變性後雜交,互補的異源單鏈DNA分子在適宜的溫度和離子強度下退火形成穩定的異源雙鏈DNA,通過熒光標記的親和素或抗地高辛抗體將半抗原顯示出來,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雜交信號。FISH具有快速靈敏、特異性好的特點,可同時分...

熒光原位雜交(FISH)探針的製備


實驗原理


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始於傳統的細胞遺傳學和DNA技術的結合,這種結合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——分子細胞遺傳學。其基礎是Southern blot原理,以半抗原如生物素、地高辛間接標記或以熒光素直接標記的已知核酸分子為探針,探針和靶序列雙鏈DNA變性後雜交,互補的異源單鏈DNA分子在適宜的溫度和離子強度下退火形成穩定的異源雙鏈DNA,通過熒光標記的親和素或抗地高辛抗體將半抗原顯示出來,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雜交信號。FISH具有快速靈敏、特異性好的特點,可同時分析分裂期和間期的多個細胞,並進行定量;可以檢測隱匿或微小的染色體畸變以及複雜核型;還可以使用多種熒光標記,顯示DNA片段及基因之間的相對位置與方向,空間定位**。





實驗步驟



**天

缺口平移標記探針

1. 試劑準備

   1) 0.1mmol/L dNTP

0.3mmol/L dATP、0.3mmol/L dCTP和0.3mmol/L dGTP等體積混合。

   2) 0.1mmol/L dTTP

1倍體積的0.3mmol/L dTTP和2倍體積的三蒸水混合。

2. 缺口平移體係和反應條件

0.1mmol/L dTTP 6.5μl

0.1mmol/L dNTP 10μl

10× Nick Translation buffer 5μl

1mmol/L DIG-11-dUTP /Biotin-16-dUTP 0.5μl

Nick Translation Enzyme 10μl

DNA (1μg) X μl

H2O 18-X μl

in total 50μl

以上為標記1μg DNA的缺口平移體係,若標記更多量的DNA,則試劑量和反應體係相應等倍擴大。各成分混勻後短時離心。對於≤10kb的質粒,於15℃反應3.5小時;對於BAC/PAC,於15℃反應9小時。

3. 凝膠電泳判斷探針大小

將EP管置於冰上,取其中5μl 於70℃加熱5分鐘後行2 %瓊脂糖凝膠電泳以觀察所標記探針的大小,單一序列探針合適大小為200~600bp;如片段大小偏大,則於15℃延長反應10~30分鐘,再重複進行凝膠電泳,直至得到合適大小的探針。

4. 終止反應

向反應體係中加入1μl 0.5M EDTA和(或)70℃加熱5分鐘,以滅活酶。探針於-20℃保存備用。


**天

1. 探針的沉澱和變性

   1) 探針混合物的組成

      a. 對BAC/PAC探針

DNA探針 5ul

Human Cot-1 DNA 3ul

Salmon Sperm DNA 0.5ul

H2O 1.5ul

in total 10ul

      b. 對著絲粒探針:

DNA探針 5ul

Salmon Sperm DNA 0.5ul

H2O 4.5ul

in total 10ul

   2) DNA的沉澱

將探針混合物與1ul(V/10)3M醋酸鈉(PH5.2)和27.5ul(2.5V)無水乙醇(-20℃凍存)混合,-80℃沉澱30min(或-20℃沉澱過夜),以14000g在4℃離心30min,以沉澱DNA。

   3) 清洗沉澱

小心棄去上清,用70 %乙醇洗滌一次,再次以14000g在4℃離心15min;小心棄去上清,在45~50℃的中溫水浴中風乾DNA沉澱10~15min。

注:當大部分乙醇蒸發時,白色的DNA沉澱變為半透明狀;一定要徹底**乙醇,否則會在加入Master Mix後產生微小的沉澱,導致高背景。

   4) 溶解探針

加入5μl 預熱至37℃的去離子甲酰胺(PH 7.0),短時離心後在37℃振搖30min以充分溶解DNA;再加入預熱至37℃的Master Mix 5μl,短時離心後在37℃振搖15~30min。

注:振搖時間儘可能延長;DNA沉澱亦可以TE緩衝液1.1μl溶解後加入Vysis探針緩衝液4.4μl稀釋,混勻後瞬時離心,37℃振搖15~30min。

   5) 探針的變性和預雜交

短時離心後於80℃水浴中變性探針10min,冰浴5分鐘;短時離心,於37℃水浴中預雜交30~60min;獨特序列探針(如cDNA)和重複序列探針(如α-衛星DNA)探針,無需預雜交。

2. 標本(染色體靶DNA)的處理和變性

   1) 滴片和老化

取出儲存於-20℃的細胞懸液標本,以1100 rpm.離心10min沉澱細胞,換用適量體積的新鮮甲醇:冰乙醇(v/v)=3:1固定液重懸細胞並調整細胞密度,滴片,劃出雜交區域,晾乾;在預熱到 37℃的2×SSC中老化30min(也可實驗前夜室溫過夜老化再以2×SSC浸泡2分鐘);依次於70 %、90 %和100 %的梯度乙醇中依次脫水,每缸2min,晾乾(以下略作“梯度乙醇脫水後涼乾”)。

   2) RNase A消化

每張玻片上加30μl 100μg/ml RNA酶(將10mg/ml的RNase A儲存液稀釋100倍),蓋上22×22mm蓋玻片,置於37℃濕盒中孵育1小時;室溫下2×SSC中振蕩洗滌,5min/次×3次;梯度乙醇脫水後涼乾。

   3) 靶DNA的變性

將玻片放入預溫至72℃(每增加一張玻片,溫度要提高1℃)的70 %去離子甲酰胺/2×SSC中變性2分鐘後,立即置入預冷至-20℃保存的梯度乙醇脫水晾乾。

   4) 蛋白酶消化

將50μl 100 mg/ml的胃蛋白酶(終濃度為0.01 %)加入預溫至37℃的50ml蒸餾水(PH 2.0,以適量稀鹽酸酸化)中,混勻;將變性後的玻片放入其中處理10分鐘;室溫下1×PBS中振蕩洗滌,5min/次×2次;室溫下梯度乙醇脫水後涼乾。

注:靶DNA的變性和消化應與探針變性同步進行,完成後儘快進行雜交。

3. 雜交

將變性後的DNA探針加於玻片雜交區域,蓋上22mm×22mm蓋玻片,封片後置於濕盒中,37℃雜交過夜。


第三天

1. 雜交後洗滌和半抗原信號放大

   1) 雜交後洗片

小心揭去封片膠和蓋玻片,將玻片置於預熱至46℃的50 %甲酰胺/2×SSC中,5min×3缸;將玻片移入室溫下4×SSC/0.1 % Tween-20中振蕩洗滌5min×2缸;每張玻片滴加30 μl阻斷液1,蓋上22mm×22mm蓋玻片,於37℃濕盒中孵育30min;再次將玻片移入室溫下4×SSC/0.1 % Tween-20中振蕩洗滌5min×2缸。

注:此後步驟應注意避光操作。

   2) 滴加一抗

將4 μl Anti-DIG monoclonal antibody 和0.5 μl Texas-red-Avidin 稀釋於100 μl 抗體稀釋液1中,混勻;每張玻片滴加25 μl 於雜交區域,蓋上22mm×22mm蓋玻片,於37℃濕盒中孵育1小時;室溫下4×SSC/0.1 % Tween-20中振蕩洗滌5min×2缸。

   3) 滴加二抗

將4 μl Anti-mouse-Ig-DIG 和1 μl Biotinylated goat anti-Avidin 稀釋於100 μl 抗體稀釋液1中,混勻;每張玻片滴加25 μl 於雜交區域,蓋上22mm×22mm蓋玻片,於37℃濕盒中孵育40min;室溫下4×SSC/0.1 % Tween-20中振蕩洗滌5min×2缸。

   4) 滴加三抗

將4 μl Anti-DIG-Fluorescein和0.5 μl Texas-red-Avidin 稀釋於100 μl 抗體稀釋液1中,混勻;每張玻片滴加25 μl 於雜交區域,蓋上22mm×22mm蓋玻片,於37℃濕盒中孵育30min;室溫下4×SSC/0.1 % Tween-20中振蕩洗滌5min×2缸。

注:以上步驟按雙色FISH描述,若為單色FISH則選擇相應抗體即可。

2. 核複染和抗熒光淬滅劑封片

將1.25 μl 5 mg/ml的DAPI加入50 ml 2×SSC中(終濃度為125 ng/ml,避光保存於4℃),混勻;將玻片置於其中,避光複染2min;2×SSC中洗滌5min;梯度乙醇脫水晾乾;每張玻片滴加10 μl 抗熒光淬滅劑封片,蓋上22mm×22mm蓋玻片,-20℃避光保存。

3. 熒光顯微鏡檢測FISH雜交信號

以熒光顯微鏡觀察,在DAPI/FITC/Texas Red濾光鏡激發下觀察中期/間期細胞的熒光雜交信號,計數細胞和采集圖像。每例分析100~200個間期細胞核細胞,重疊、破損、未去除細胞質和雜交信號微弱的細胞核不計入其中。對於雙色雙融合FISH,細胞內雜交信號相互靠近(<1/10核直徑的距離)者計為一個信號。

4. 儲存數據

下一篇: 肽鏈的設計
上一篇: 固相多肽合成技術